古代诗词写作教育一案 “火月方中  火云突变”

2023-08-06 11:27:41 来源:顶端新闻

古代诗词写作教育一案


(资料图)

“火月方中火云突变”

胡树青(中国古都学会第六

第七届理事古文化学者)

前者同仁郭洪涛先生发来几幅图片,以为那是过去的学生写的作业。只见上面小楷字儿写得很工整,排版十分整齐,但是却见字里行间圈圈点点,勾勾画画,密密麻麻,令人茫然不解。洪涛先生就让笔者为之断句。

看了原图,笔者初步认定这应是古代(估计是晚清以前的)用来进行诗词文赋写作训练的教材或者教案,具体说就是“范文”。

与今天相比,古时候物质条件很差,很大一部分教材都靠手写传抄。估计那时抄书应当是一种职业,这几张图应该是这类传抄品的实物。

如果笔者上面的推测无误的话,我们从中可以看出,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,古人对诗词文赋写作的教学务实作风也颇让我辈服膺!

从近来的微信交往中看,可知喜欢诗词文赋的人越来越多,但却很少听到过在传道授业这方面积极作为之类的佳话。

出于这种感慨,笔者就把这几幅图片上的东西进行梳理,进行了断句,加上标点,也做点简要解释,把它分享给大家,期望此举有益于当今的诗文写作。

图1、图2整理出来如下(原文用深蓝、加粗宋体字表示;押韵字用红色、加粗宋体字标出;笔者的分析则用深褐色宋体显示):

榴火赋(以“炼就丹砂万点红”为韵)张文源

火月方中,火云忽变。荧荧广庭,煜煜深院。岂欧冶之炉开,岂娲皇之石炼。岂青藜吹后,四照无遮;岂槁竹生来,遥看欲眩。盖直视为宝炬之炜煌,几不知为花光之明绚。(以上以题目上的“炼”为韵)爰有安榴,含蕤吐秀;叶蔚葱茏,花争鲜茂。开不及春,赏还当昼。非缃綵之剪成,非珊瑚之琢就。蜡珠色艳,栽宜金谷之园;石醋名传,移自祝融之岫。(以上以题目上的“就”为韵)萤煌绛帐,歙赫朱栏。茎繁叶密,绿亚红攒。夺得十分之紫,烧成九转之丹。映粉壁之偏明,不待匡衡之凿;出青林而益炽,何劳燧氏之钻!(以上以题目上的“丹”为韵)未凝素粒,先吐丹砂。熙天耀日,烧月烘霞。竃依树而谁安?煅疑叔夜;雨濯枝而依旧,噀笑栾巴。艳则光摇铃索,低株则影透窗纱。(以上以题目上的“万”为韵)居然焰吐清空,争看宝树,奚必烛烧深夜!始照名花,则有葵扇宾来,蒲觞酒劝。值花径之开三,任薰风之吹万。(以上以题目上的“万”为韵)玩火齐千重,摘火珠之一寸。火山爇而烟消,火井浇而寀歕。看生辉于步障,火院差同;指倒影于迥塘,火敦(奚)逊。(以上以“寸”为韵)他若梅雪冬凝,杏烟春敛;桃绛霞蒸,枫丹霜染。葵向日以以瞳瞳,荔烘云而焰焰。讵若此紫缀千房,红非一点。燎偏向迩,穿粉蝶以深深;耀岂因他,谢寒影之闪闪。(以上以题目上的“点”为韵)客有招凉逭暑,判白批红。照眼偏多,叶与花潭而外;洗心何处,冰瓯雪椀之中。榴原自种,火岂能攻?他时榴子堪尝,爱水晶之登馔;此日榴花相对,任火树之烧空!(以上以题目上的“红”为韵)

图1图2所载这篇范文的题目是《榴火赋》,文体是“赋”,写的对象是“榴火”——“石榴花开红似火!”一个红火炽烈光彩耀眼的题目。题下注:“以‘炼就丹砂万点红’为韵”,这是对用韵的规定。全篇依次以炼、就、丹、砂、万、点红为韵,自然流畅,朗朗上口。

古人作诗,尤其是在“以诗会友”——比赛性质的作诗,往往要先给出一个韵,然后依韵作诗,违者将无缘胜选。经常有“因步其韵”作诗的话。《红楼梦》上也有根据栏杆上的竖柱为13个从而以“十三元”的“元”为韵作诗的故事。

由此可见,这篇《榴火赋》并非平常的诗作,它其实就是一篇诗词文赋写作训练的“范文”,“应试”是目的。要应是,依题、依韵是必须扎实训练的。作者张文源,经传未见,估计应该是当时负有盛名的业儒,也即擅长诗赋写作的高手。

题目是“榴火赋”,这篇赋就是要以其花如火之石榴树作热情洋溢的咏叹,火、红、烧、炼等在文中频频出现。

“火月方中,火云忽变。荧荧广庭,煜煜深院。”火月,夏时之月,特指夏历五月。火云,夏季,炽热的赤云。唐岑参诗:“五月火云屯,气烧天地红。”荧荧,微光闪烁貌。煜煜,明亮貌。荧荧、煜煜都是形容词。“火月方中,火云忽变”点出节令时间,天气转热。“广庭”“深院”同义词,点出榴花似火的地点在广庭深院。“岂欧冶之炉开,岂娲皇之石炼。岂青黎吹后,四照无遮;岂稿竹生来,遥看欲眩。盖直视为宝炬之炜煌,几不知为花光之明绚。”欧冶、娲皇,古代人物。欧冶即“欧冶子”,春秋时炼金铸剑高手;娲皇即女娲,神话传说曾炼五色石以补天。“青藜吹后”“稿竹生来”,都是关于用火的典故。青藜,《三辅黄图》:“刘向于成帝之末,校书天禄阁,专精覃思。夜有老人,着黄衣,植青藜杖,叩阁而进。见向暗中独坐诵书。老父乃吹杖端。烟然,因以见向,授《五行洪范》之文。恐词说繁广忘之,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。至曙而去,请问姓名,云:‘我是太乙之精,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,下而观焉。’”说,汉成帝末年,刘向在天禄阁校书,他常常为校书陷入冥思苦想。有天夜里,一位老人穿着黄色衣服,拄着青藜杖,来天禄阁造访,发现刘向正在黑暗中背书,老头就用嘴对着青藜杖的一端吹气,青藜杖就燃烧了起来,阁内亮起了光亮……后因以“青藜”指夜读照明的灯烛,借指苦读之事。稿竹句未详,也应是关于用火的典故。这里用火来描绘石榴花的红艳。岂,疑问代词,在这里是一种修辞手法,大意是:这难道是欧冶子打开了炼金之熔炉?女娲娘娘在炼石补天?难道是青藜吹火的故事在此发生?难道是谁……那简直是宝炬在燃烧,简直不相信这是石榴花的影子!

接下来正面写石榴花。“爰有安榴,含蕤(ruí)吐秀;叶蔚葱茏,花争鲜茂。开不及春,赏还当昼。”爰,发语辞,无实在意义。安榴,即“安石榴”,石榴之本名。说,有石榴树,枝叶葱茏蔚然,石榴花争相开放。没来及在春天开花,观赏它也须在白昼。“非缃綵之剪成,非珊瑚之琢就。”缃綵,即缃彩,丝织品之一种。说(石榴花)不是用缃彩剪裁成的。“蜡珠色艳,栽宜金谷之园;石醋(碏)名传,移自祝融之岫。”蜡珠,对石榴花萼的比喻。唐温庭筠诗:“海榴开似火,先解报春风。叶乱裁笺绿,花宜插鬓红。蜡珠攒作蒂,缃彩剪成丛。郑驿多归思,相期一笑同。”金谷之园,古代洛阳的名园。庾信《枯树赋:“若非金谷满园树,即是河阳一县花。”石醋,当是石碏,春秋时期人,因善谏而美名远扬。祝融之岫,即祝融峰,岫(xiu),山峰。祝融古代传说人物,一说为楚国君主的远祖,曾为火正(掌管火的官或曰神)。祝融峰在南岳衡山顶峰。这句大意是说,按石榴花火红鲜艳,最好栽种在金谷园;按其美名远扬,他应该移植在南岳祝融峰。以上以题目上的“就”为韵。

“萤煌绛帐,歙赫朱栏。茎繁叶密,绿亚红攒。”“萤煌”“歙赫”皆形容词,是对绛帐、朱栏进一步的从光彩上的渲染。也交代了赋中所写石榴花所处的环境。绛帐,红色的帷帐,多用以指代师长或讲座。说亚,掩映。攒,攒集。“夺得十分之紫,烧成九转之丹。”紫,古有憎恨紫色夺取了红色的光彩,喻以邪胜正,以异端充正理,这里反其意而为之。九转之丹,古人谓,最难得的丹药需九转(烧炼九番)才成。“映粉壁之偏明,不待匡衡之凿;出青林而益炽,何劳燧氏之钻!”匡衡之凿,即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。燧氏之钻,即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。

这组句子大意是,萤煌的绛帐,歙赫的朱栏。石榴树绿叶掩映,红花攒集,夺取十分紫色,炼成九转之丹。榴花光彩映照粉墙,这用不着匡衡来凿壁偷光;这就出之于青林,用不着燧人氏钻木取火。绛帐一语,为观赏安榴之人的身份埋下伏笔。

​“未凝素粒,先吐丹砂。熙天耀日,烧月烘霞。”素粒,白色之颗粒,应指石榴的籽粒。丹砂,应指石榴花花冠。熙,光明,曝晒。熙天耀日,烧月烘霞,渲染石榴花如云似霞,火红映天。“竃依树而谁安?煅疑叔夜;雨濯枝而依旧,噀笑栾巴。”竃,即“灶”。生火炊煮食物的设备,又烧炼或锻造的设备、灶神。这围绕这发生火灾而言。上半句写谁把炉灶“依树”而建,(引发火灾);

栾巴人名。《后汉书·栾巴传》注亦引之。《后汉书·栾巴》唐·李贤注引《神仙传》曰:“巴为尚书,正朝大会,巴独后到,又饮酒西南噀之。有司奏巴不敬。有诏问巴,巴顿首谢曰:‘臣本县成都韨失火,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。臣不敢不敬。’诏即以驿书问成都,成都荅言:‘正旦大失火,食时有雨从东北来,火乃息,雨皆酒臭。’……”说,栾巴在朝做官,一次元旦大朝会,栾巴迟到,并且在举行共饮仪式时,他把酒噙在嘴里不下咽,却转身向着西南方向喷了出去。监督官员告发他对于天子不敬。栾巴辩解说:“我不是不敬,我是发现我的家乡成都失火了,我喷酒救火呢!”派人向成都打听,回答说,正旦日就是发生了火灾,一会儿从东北来了一阵雨,大火才被浇灭,雨里还有很大的酒气呢!

用典,“艳则光摇铃索,低株则影透窗纱。”写榴花光彩透耀窗纱。“居然焰吐清空,争看宝树;奚必烛烧深夜,始照名花?则有葵扇宾来,蒲觞酒劝。”居然,发语辞。奚必,何必,也发语辞。大意为,榴花尽管白天看,何必到晚上秉烛观赏!葵扇,用蒲葵做的扇子。觞,古代盛酒器之一,相当于酒杯。蒲觞,其义未详。不知是否“蒲勺”。蒲勺,周朝礼器。《周礼·明堂位》:“勺……周以蒲勺。”以蒲草的根做成,又称“龙勺”。这里写以酒宴招待贵客,其实是文人雅士。“值花径之开三,任薰风之吹万。”“花径之开三”,脱胎于“三径”,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有“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。”三径,指隐士所居之处。熏风,东南风。吹万,为自然生长助育万物。这里止取听任熏风吹拂之意。“开三”“吹万”,对偶巧。

“玩火齐千重,摘火珠之一寸。”火齐,对于玫瑰珠石,也称火齐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火齐之宝,骇鸡之珍。”晋刘奎注:“《异物志》:‘火齐如云母,重沓而可开。’”这里指一种取火工具。“火山爇而烟消,火井浇而寀歕。”火山、火井未详确指为何,寀,即“采”,应同“彩”。歕,喷。似应指火山喷发。和下句的火院、迥塘、火敦,均不知其所指。“看生辉于步障,火院差同;指倒影于迥塘,火敦(奚)逊。”

“他若梅雪冬凝,杏烟春敛;桃绛霞蒸,枫丹霜染。”他若,提领语,表明将另提一事。下面写梅、杏、桃、枫,一冬凝你,一春敛,一霞蒸,一霜染,为的是用来衬托榴花的独具特色。“葵向日以瞳瞳,荔烘云而焰焰。”“瞳瞳”“焰焰”皆形容词。写向日葵和荔枝。“讵若此紫缀千房,红非一点。”讵,疑问代词,哪里。房,花房。大意,以上那些花树怎能比得上榴花一开就是千万多,并非“弯路丛中一点红”!“燎偏向迩,穿粉蝶以深深;耀岂因他,谢寒影之闪闪。写粉蝶。

“客有招凉逭暑,判白批红。”客,寓居之人。逭,逃避。判白批红,意为嫁接花木。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·李氏仁丰园》:“今洛阳良工巧匠,批红判白,接以他木,与造化争妙,故岁岁益奇。”树青以为,这里的“判白批红”应是业师评判学生作业的矫说;这一段揭示《榴火赋》叙事的着眼角度,盖由一个寓居于“荧荧广庭,煜煜深院”之中的、以判白批红为职事的士人的眼中所见。前边的“荧煌绛帐”应是伏笔。“照眼偏多,叶与花潭而外;洗心何处?冰瓯雪椀之中。”瓯、椀(同“碗”),皆用以盛放食品的容器。对偶甚工,“洗心”对“照眼”;“冰瓯雪椀”对“叶与花潭”;“之中”对“而外”。然其意未详,应该是写榴花养眼、静心作用。“榴原自种,火岂能攻?”石榴原本是栽种的花树,榴花如火,但怎能用来火攻呢!“他时榴子堪尝,爱水晶之登馔;此日榴花相对,任火树之烧空!”堪,可堪,可以。馔,用以宴饮、待客的饮食。预想他时水晶般的石榴籽粒可堪品尝,今天只能和石榴花相对,听任其像火树向天空燃烧!有眼前,预想将来;有将来,再回到眼前。腾挪跳跃,显示任意恣肆之伎俩。以上以题目上的“红”为韵。

从全篇看,此文写得非常的好。按限定的用韵,自然流畅地完成了本赋的写作。很有层次,有正面描写,有侧面反衬。虚实相生,声色俱丽。是一篇很好的文赋写作范文。

文中大量用典,这是文赋写作的特点。今天看来,这是古文难读的主要原因,今天的所谓“赋家”倘若食古不化,生硬照搬,则会失去许多读者。

然而在古代,像这样的文字,则并不难懂。当今的文赋作家,虽不必完全照古人堆起典故,但也得博学广识,占有丰富蕴藏,方能化难为易,举重若轻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>